校园奏响法治“音符”|记我校“法学社”正式成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宪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职生法治意识与道德品质,根据国家和本市“八五”普法规划要求,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10月23日,商贸旅游学校“法学社”有幸邀请到了“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的负责人法律专家高荣飞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开团第一课”。德育处主任包凌岚老师参加开班仪式,对“法学社”成员提出希望,鼓励大家认真学习,带动班级学生一起提高法治素养。
认真学习贯彻法治精神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出自明代大儒王阳明《别诸生》的前四句。它告诉我们:凡事都有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依照一定的规矩,公平公正、规范合理、持久高效地做事。这句话也说出了法最朴素的作用。今天,再次走近法律,重温那有温度的条款,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学社团的成立,是我校推进“法治进学校”的重要举措。学校遵循“依法治校”的原则,在对学生的普法教育方面,始终坚持全方位、大小课、思政课堂等多渠道,齐头并进,交错而有序地进行着。
在将近2小时的时间里,高老师结合“新沪杯”考试范围,结合时事热点,由表及里、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竞赛试题的类型和特点。比赛以“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三个特点、四个板块”为主要线索,围绕每年时政热点,以知法、普法为目的,组织中职生在轻松愉快中的氛围中展开角逐,也是目前全民参与建设法治社会的生动样本。
短短的社团活动时间让同学们都受益匪浅,课后对于部分法条和题目的讨论过程也让同学们收获颇丰。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会持续关注时事热点,在“做中学、乐中学”,在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同时能够为校争光。
同学感言—22旅管3 沈思雨
在10月23号的下午三点,我迎来了历时一学期的法学社第一次课程,高老师的第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课上,首先包老师和白老师告诉了我们成立法学社的初心:用法学社这样一个平台,将对法律感兴趣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通过法学社让大家在思想碰撞中知法、懂法、爱法。而后高老师便开始为我们讲授课堂的重点——关于“新沪杯”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高老师幽默的课堂氛围,新颖的法律知识提问。我认识到原来法律可以那么有趣,可以和诗词、地理、历史、明星甚至音乐结合起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学习到法律。高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们从一开始的自己思考到后面变成激烈讨论,我才懂得老师所说的“思想碰撞”,是当我们真正沉浸到法律中去寻找的答案,更是我们向法律学习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这是我在法学社学习的第一堂课,但这堂课带给我的所学所获可以让我终身受用。希望在日后能够学习到更多法律知识,接触更多案例,了解国家治理之根本。将自己心里的那颗法律的种子发芽壮大,不仅要做法律的学习者、践行者,更要做法律的宣传者!21餐管 杨洋:本学期学校开设了法学社,很荣幸我能作为第一批加入的同学,和其他热爱法律的同学们共同探讨、学习法律。罗翔教授说过“包括刑法在内的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引发人们严肃的思考,启迪人们对真理的向往,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看似艰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我认为,对法律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武器反击。
党的二十大之后,法治建设再掀新高潮。中职生作为新生力量,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培养法律素养,也是自我成长不可或缺的综合素养之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社的学员既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同时,也将成为所在专业、班级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法律宣讲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法治学习,我们师生会更加努力!依法治校,我们一直在路上!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