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金秋茶旅,雅韵之行|记我校”博雅茶韵“社团研学之旅

金秋茶旅,雅韵之行|记我校”博雅茶韵“社团研学之旅

2023-10-26 18:25:41
金秋茶旅,雅韵之行|记我校”博雅茶韵“社团研学之旅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我校“博雅茶韵”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组织社团学生们前往

湖州长兴顾渚山体验茶文化研学活动。

 醉游太湖

10月20号,我校“博雅茶韵”社团出发前往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以培养学生更加了解与热爱传统文化为目的,在社团指导老师颜晓红、邵潇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三天两晚的茶文化研学之旅。

在驱车三小时后,同学们抵达了太湖古镇。而”太湖“作为滋养着江南文化的淡水湖之一,也孕育出了江南一带极具特色的茶文化。当晚,同学们就在太湖古镇观看了大型歌舞剧《醉美太湖》。


该剧不仅讲述了吴越大地充满传奇的辉弘历史和哀婉动人的传说,更在一幕幕精彩的歌舞、杂技表演下让我们了解了紫笋茶、苦酒茶的由来。演绎着太湖千百年来的文化灵魂与盛世辉煌,让人流连忘返。

           10月21号早晨,“博雅茶韵”社团同学们迎着清晨的阳光,来到了曾经“茶圣”陆羽所走过的古茶山——顾渚山。当年陆羽先生在此写下了《顾渚山记》和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书中提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山中之茶,生于烂石,却赋予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成为现在人人称赞的岩茶。同学们走过蜿蜒崎岖的山路,穿过那片苍翠修竹,来到了一片“山中茶园”,身临其境地感受上山采茶的过程。


            

        山路难走,但当同学们开始采茶时,那认真端详、仔细观察着每一株茶树,从叶到芽。那穿梭在茶树之间,闻着茶香,互相比对着自己手中挑选出的最嫩的那一叶,他们亲身感受到当年陆羽先生走访各地才写出集天下茶学之精华的《茶经》是对茶有多么的热爱与痴迷。沉浸式的采茶体验也大大提升同学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学习茶文化,成为一名优秀的茶人。

跟随陆羽先生的足迹,同学们沿着古色古香的街巷来到了一座茶院底下,那是一所唐朝督造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厂。整个贡茶院依山而建,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仿佛错身千年前的时光。一边感受茶文化的悠远静雅,一边探寻这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

澄澈的天空映射着学子们激动的心情。同学们迫不及待的登上台阶,站定在贡茶院前往后瞧,便能俯瞰整条街道和远处的山脉。整座贡茶院坐落在群山之间,四周围绕着树木和竹林,像是停留在唐代的世外桃源。

登阁望茶圣

贡茶院中最高的建筑“陆羽阁”。一尊雕像静默的立在阁中,雕像正是世界茶界公认的“茶圣”——陆羽。陆羽一生爱茶,虽然身世坎坷,但心中那份想要将茶文化传扬到世人身边的决定从未动摇。他在湖州所写的《茶经》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先河,因此这里也被世界茶人当作朝圣地,建此阁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茶圣”。雕像前的小桌上也一直摆着泡好的茶,大家都对陆羽充满了尊敬和崇拜。

 陆羽先生在《茶经》中写到“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这正是顾渚紫笋茶名字的由来,茶如其名,被誉为”茶中极品“的顾渚紫笋茶在大唐被陆羽先生荐为贡茶,深受唐代宗李豫的喜爱。湖州刺史张文规所作《湖州贡焙新茶》一诗中就可以看到顾渚紫笋茶的受欢迎程度。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东长廊和西长廊,了解了历代贡茶知识、品茗三绝、茶艺的流传过程,见证了摩岩石刻上记载的“紫笋贡茶”的辉煌。

了解完顾渚紫笋的历史后,同学们走进了一间古朴典雅茶室,学习紫笋茶的冲泡方式。在老师的指导讲解下展开了紫笋茶的冲泡课堂。老师详细的讲解和专业的冲泡动作使每个人都对紫笋茶的由来、茶性和冲泡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宽敞的茶室中,商旅学子们有条不紊地泡着茶,烫杯、投茶、醒茶、冲泡、出汤、分茶、品茶。伴随着注水声和紫笋茶香,他们惬意享受着这段安静的时光,在与茶的互动中感受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同学感想

22酒店管理  范雨辰:

本次长兴顾渚山的研学之旅我收获颇多,无论是在太湖古镇观看的表演还是顾渚山的采茶体验与大唐贡茶院的参观,我都有不同欣赏的地方。太湖古镇的表演让我对表演者的高超杂技水平感到惊叹,但最让我惊叹的是他们对彼此的信任,每个人都是舞台演出的一部分,缺一不可,他们的信任与合作精神值得我学习;顾渚山的采茶体验让我同时体会到了辛苦与治愈。上下山的路是崎岖的,但是广阔的风景和茶树的清香使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我想这也许就是采茶人采茶时的心情吧;大唐贡茶院四周环山,有一种脱离现实来到唐代的感受。在这里,我认识了“茶圣”陆羽,学习到了很多有关紫笋茶的故事与知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紫笋茶的冲泡方法。窗外干净的天空和如同水墨画般的山,伴随清脆的注水声和茶的清香,安静的冲泡着紫笋茶,就是我对那个下午的回忆。我会珍惜这次研学之旅,将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分享给周围的人,弘扬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中国传统茶文化感兴趣!

23酒店管理  陈沁蔚:

 云飘散在时光里,带来了秋的信号。在漂浮的光影中,我们博雅茶韵社团18位学生,跟随老师从学校前往了湖州进行了紫笋茶的研学。研学不仅是一次外出实践,也是锻炼自己和培养自己的一个好机会。曾经的我认为研学是一个梦想,没想到作为一个才参加了两个月茶艺社的我,就有机会和老师,各位学长学姐一起参加为期3天的研学活动。在这场研学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第二天早上,我们前往了这次研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地—古茶山,和大唐贡茶院。我们先前往了古茶山,亲自采摘了茶叶,对我来说学习到了很多,在之前我认为茶树是只有叶和芽的,让我没想到的是树上不仅仅有芽和叶还有花,通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这是茶树,而且山里的茶是要比在平地上所的茶更好,因为山上的空气更加新鲜,而且需要通过坏境的磨砺,后面我和学长学姐们也去观查茶芽和绿叶的区别,发现茶芽位于茶树的顶端,它的蒂头和叶子有很明显的颜色区分。下午我们前往了大唐贡茶院,这里是唐代贡茶紫笋茶的场所,在那里我了解到了他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对其著作《茶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贡茶院的东长廊,我参观唐代贡茶院专门为宫廷加工制造紫笋饼茶的先进工艺、现代紫笋茶的加工程序、了解历代贡茶知识、品茗三绝、以及茶艺的流传过程。最后,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紫笋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 还知道了紫笋茶的含义,其一是家里有人炒股跌了喝它及时止损,也叫止损茶,还有一种含义是子孙茶,家里老人喝了后就会有后代。并且通过老师的教导我们自己也泡了一杯紫笋茶。感谢颜老师让我参加了这次的研学活动,也感谢摄像老师要不是他们也不会拍出我们那么多好看的照片,还有王老师,如果没有他辛苦备课我也不会了解到吴越勾践的故事,如果没有他们的辛苦准备也就不会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对于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结交到了许多好友,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成长。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